浅谈珠心算在辅读学校人民币教学中的应用
2017/6/19 14:54:31 网站:http://www.shzxs.org 来源: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
浅谈珠心算在辅读学校人民币教学中的应用
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陈艳
一、引言
《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要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使用人民币是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实用性数学知识和技能之一。借助珠心算,使用人民币这一抽象的数学技能得以形象化,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数概念,了解运算过程,并能方便的记住人民币的总额。在辅读学校中,珠心算能积极有效地促进智障儿童学习使用人民币。
二、辅读学校的珠心算与人民币教学
1、珠心算在辅读学校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珠心算是以珠算为基础,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到模拟拨珠训练,再过渡到映像拨珠,最终在脑中形成珠像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已有研究表明,珠心算学习不仅能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对数学准备技能、数概念以及应用能力都有积极影响。朱慧和杨红松(2006)在上海针对25名7-13岁的智能障碍学生进行为期两年半的珠心算教学,结果发现智力障碍学生在数概念,加减法计算上有了显著进步。
2、辅读学校人民币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市辅读学校课程指导纲要》中关于“人民币的认识”内容有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计算、拿取人民币、比较价格等,但是,由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迟缓,认知能力薄弱,抽象思考能力不足,计算能力缺陷,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常常困难重重。
3、人民币学习的珠心算基础
在人民币教学中,我们发现珠码与人民币的面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1元可以借助使用1颗下珠表示,而1张5元可以使用1颗上珠表示,而且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必须建立在数概念的基础上,在学习人民币之前,学生通过珠心算了解算盘中上下珠码分别表示的数字意义,并能够做到看数拨珠,这样,智障学生能够将人民币上表示币值的数字迁移到算盘的珠码中,更加直观和形象地理解人民币的币值。
三、珠心算在人民币教学中的作用
1、认识人民币
在教学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认识人民币时,笔者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即虽然根据人民币的外形特征,他们能说出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名称,但是,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数概念并不理解。1元与1角,5元与5角,仅仅是名称上的差别,其大小难以分清。引入算盘作为工具后,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算盘有位值制和累数制相结合的特点,算盘上珠码与人民币的面值能一一对应,5元和5角可以用算盘上的1颗上珠表示,利用算盘档位不同表示的数位不同,5元和5角在不同的档位上的拨入,学生能一目了然地区分出它们的不同。通过珠码多次反复地拨入和拨去,学生更易理解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大小。
2、点数人民币
点数人民币一直是人民币教学中的难点,当出示的人民币都是1元或都是1角时,智障儿童可以一个一个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但是,当其中还有5元或10元,或者元与角夹杂时,学生的点数就出现了困难。他们有的会把这些钱都当作1元或1角来点数,而有的学生即使知道要相加,也不能正确地计算出总数。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智障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发展受限,导致其短时记忆容量小,识记速度缓慢,保持时间短,容易遗忘。但是,当算盘作为一种计数工具被运用于点数过程中时,智障儿童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所呈现的人民币使用珠码进行表示,从而使得点数的准确性和速度都得到了提高。例如,如图1所示,有1个1元、1张5元和1个1角时,出现5元就拨入5元,出现1元就再拨入1元,出现1角就再拨入1角。比之使用心算,珠心算的教学更符合智障儿童短时记忆薄弱的特点,通过珠算,学生即时记住了点数出的数量。同时,拨珠计算的过程也将数量变化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更符合智障儿童直觉思维的特点。部分能力较好的学生经过长期珠算训练,能够在脑中形成对应的珠相图,从而将实物的算盘搬进学生的大脑中,这样大大提高了珠心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
3、拿取人民币
在未应用珠心算教学人民币之前,笔者曾经按照这样的方法教智障儿童拿取人民币。例如,拿9元,可以1元1元地数至9元,也可以先来一张面值较大的人民币如5元,然后再1元1元地加至9元。这样,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许多,首先,拿出的单张面值的人民币要小于要拿的钱,这就需要进行比较,然后还要将几张人民币做加法加至所需的面额,或者倒过来,将要拿的钱进行减法运算,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准确的计算和记忆能力,而这恰恰是智障儿童的弱点。他们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在脑海中将人民币分解或是组合,尤其是当数额较大或是既有元又有角的情况下。笔者曾让计算能力较强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拿取人民币,在10元以内,他们有的就一元一元的拿,只有少数人想出了5元和1元的组合,当数额在10-20元以内时,没有人能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组合出正确的数额。当数额中既有元又有角时,已经完全没有人能正确拿出人民币了。而且,当教师演示和讲解时,他们显得非常迷惑,完全无法理解拿出人民币的过程。之后,笔者发现了珠码和人民币的对应关系,利用珠算将拿取人民币的过程形象化、直观化后,学生理解了拿取人民币的方法和过程。例如,如图2所示,在讲解如何拿出7元的人民币时,利用珠码拨出7,很清楚地就会发现有1颗上珠5和2颗下珠。它们对应的正是1个5元和2个1元。在拨去5和4个1的同时拿出5元和4个1元,又是一次珠码与人民币对应,数量变化的过程,能不断加深智障儿童对于运算的理解。同样的,当数额中既有元又有角时,算盘的数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智障儿童能非常清晰地看出有几元和有几角,然后再观察它们可以由哪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组成。
4、比较价格
在生活中,比较自己的钱是否够买一件商品或是哪个商品更便宜是非常常见的行为。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智障学生缺乏数概念,很难正确比较。运用算盘这一工具,智障儿童能将商品的价格换为珠码显现出来。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形象的珠码,比较数字的大小就是比较珠码的多少。学生很容易从中判断“够”还是“不够”、“多”还是“少”,算盘成为他们思维的辅助工具,将思维过程直观化,并分成几步来逐一实现,这就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比较价格的时候难以判断的困难。
五、应用珠心算进行人民币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应用算盘和珠心算,确实解决了人民币教学中的许多困难,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人民币的计算中涉及到元、角、分的数位,而如果是几十元、甚至是上百元,所涉及的数位更多,可能单纯地进行珠算就已经会让学生将这些数位混淆,更不要说将它们转化成珠印象在脑中进行计算了。此外,在拿取人民币时,虽然珠码与人民币在数值上有相似性,但并非完全地对应,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正确的分解珠码,实际上这对智障儿童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将珠码与人民币对应起来也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