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详细信息

善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2017/6/9 13:46:18   http://www.shzxs.org  来源: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   阅读:1959人次

善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教学“优因数学”的一些体会

                              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实验小学  马毛妮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情况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意料不到的。而这些意外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景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推至高潮。下面结合自己优因数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谈几点感受:

    一、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何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瞬间生成的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多留个心眼,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创新资源,并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赋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之中”。

拼排法是“优因数学”中乘法的基本的计算方法,因有了加减心算的基础,学习拼排乘法时学生不光学的快,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不时地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如拼排乘5的方法是“双进半,一挪上”,如: 4×5,4是双数,只需将其一半2进到前一位即十位上,积就是20,其他的268类推。1×5结果是5,可以看作是把下珠的1挪到了梁上,即成了5。如果是3×5呢?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马上会说出211挪上,结果是15。特别是5×5,学生的办法就更多了,有的想:2进一,2进一,一挪上;有的说42,一挪上;有的在算盘的末档直接拨出(我们用的算盘末档的下珠是5珠)。7、95时学生的算法更是五花八门,受乘3、乘5的启发,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第二节进行的是两位数乘5。其中我设计的一个练习是让学生尝试心算:84×523×5。有个学生板演时算的是23×5=118,在大家集体更正后,我本想把方法再强调一遍,然后继续教学。可有个学生一直举手不放,我感到奇怪,问:“怎么了?”该生说:“老师,我不用算,一看积的个位上是8就知道他算错了。”学生一句话给了我启发:这不正是让学生发现乘5的积的个位数字特点的好时机吗?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小组合作,先随机算出5道两位数乘5的题目,然后讨论: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总结出:两位数乘5的积的个位数字不是0就是5,因为如果个位是双数就进一半到前一位去了,本位为0。如果是单数,除了双进半,多余的1挪到梁上边成5了。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提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可以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要受缚于现成的教案,要善于抓住并很好的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允许争辩,更提倡争辩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来自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使其成为教学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当碰到学生的“异议”时,决不能一语带过,下个结论了事,而应给学生解释争辩的机会,让学生说出异议的原由,教学将会更精彩。

如在教学正负数相乘中如何确定积的符号时,通过复习“加减正数,就是加减梁珠;加减负数,就是加减框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拨珠计算出(+2)×(+3= +6 +2)×(-3= -6 -2)×(+3= -6  、(-2)×(-3=  +6,然后让学生针对算式观察讨论: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怎样能看着因数就很快判断出积的符号?指名回答时,学生说的几乎都是“两个因数符号一样时,积是正数;两个因数符号不一样时,积是负数”。我非常满意,正准备总结“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时,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法:‘正号可省,负负换正’。”我愣了一下,很多学生都笑了:“老师,他说的是正负数加减时给算式脱衣服的方法,比如(+2--3)就是省掉正号,负负换正变成2+3的。”发言的同学脸涨得通红,坚持说:“我的方法真的也行,老师。”我鼓励他说:“那你能说说理由吗?”  “我就用黑板上的算式来说吧。(+2)×(+3)中正号省掉就没有了符号,表示的还是正数,积正好是正数;(+2)×(-3)、(-2)×(+3)两个算式中省掉正号,都各留一个负号,它们的积也都是负数;(-2)×(-3)中两个负号,负负换正得到了一个正数积。”这时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我听了之后也为之感动,这真正是丰富了正负数乘法的符号法则,是创造性的,非常了不起!一个小学生,竟然能举例子来验证自己的创造性的结论,确实不简单。后来想想,如果当时对这个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轻描淡写或简单的否定,那课堂中生动的精彩一幕就会悄悄溜走,糟蹋了这种与加减一致的简单的乘法符号法则的创造。

    三、巧用错误,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中,学生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与正确相比较而存在,相伴而生,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留心捕捉随时会闪现的错误,并善于化解,巧妙利用,把错误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如利用位值制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算盘上进行时间的计算非常便捷。只与整数加减法有一点不同:分段的十位和时段的个位是6进制。在教学“分段满六十,要向时段进1”这个知识点时,我先出示“942+1时”,学生很自然把1时加在9时上,轻松的算出结果“1042分”。接着我又出示“942+60分”,让学生尝试拨珠计算,很多学生计算时按全部十进制进位,得到的结果是1002分。这时我又引导对比1时和60分,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错误,“那么在加60分时,只需要注意什么就可以算对了?”学生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分段满60就要向时段进1。效果比老师直接讲授要好的多。

    教师要把学生的错误看作宝贵的资源,因势利导,纠正其错误,并善于借题发挥,适度由此引发出一些相似或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辨析,强化对比,使其为教学服务。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认错、纠错的思维积极性,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可以说巧用错误、因势利导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我同时认为,善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轨发言或想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甚至教学相长。学习四位分级法读多位数时,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把这种读法也编成儿歌。”在此之前刚学过的三位分级法,教材附了一首儿歌:“小数点,定位塔,个、千、兆、吉跳向大,往小看,毫、微、纳,每级都读百、十、它。”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我就很有兴趣,说:“是吗?说来听听。” “小数点,定位塔,四位分级个、万、亿。”且用手自右向左指。我带头给他鼓掌。“还有吗?小数点后呢?”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但编的都不太尽大家的意。“老师有一句,大家看行不行。‘小数点后不分级,是几就读几’。” “好。”就这样,虽简单又不太押韵但很有意义的一首儿歌产生了,而且通过儿歌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四位分节和三位分节的读数方法。

     学习“约分”时,优因数学中的方法是“分子、分母辗转相减记次数,然后对次数进行计算。”比如 52/143约分,143-522次余39,52-391次余13,39-133次得0,13-131次得0。按顺序记录次数:2131。然后 从右起,每三个次数为一组,进行计算:1×3+1=4 43前的1,去掉最后的1;次数现在成了:243,继续2×4+3=11112,去掉3。这时只剩下两个次数:114,就是新的分子、分母。 讲课中,学生一会“尾巴”,一会“头”什么的,给了我灵感。我当即就总结了一个说法:“约分时,分子、分母辗转相减记次数。从右起,每三个次数为一组,变头去尾。直至两个次数。”学生对“变头去尾”的说法非常兴奋,练习时乐此不疲。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应该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别让精彩悄悄溜走。

 

 

 

 



相关新闻: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66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