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年珠心算教育现状展望未来珠心算事业发展
2017/7/12 13:39:05 网站:http://www.shzxs.org 来源: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
从老年珠心算教育现状展望未来珠心算事业发展
赵 娟
摘要:山东老年大学珠心算课程开课一个学期,13周的教学实践证明老年人学习珠心算对于手、耳、脑等多器官都有良好运动效果;通过借鉴上海地区珠心算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未来老年珠心算事业有了规划和展望;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珠心算事业的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道路构建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老年 珠心算 传统文化
一、山东老年大学珠心算课程教学活动纪实
山东老年大学首届珠心算班于2016年3月开班,报名人数21人,实际参加学习20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6岁,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为13周,每周授课时间为90分钟,按照教学计划13周的时间讲解算盘的认识,数的认识与指法,1-9的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员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好,讲完了计划内容后又追加了进位加法,每一种形式的内容均按照珠算—手指算—心算三部曲进行,第一学期课程讲授完毕后老年学员可以完成一位数心算(6笔),两位数手指算(10笔),多位数看算等项目,学员们虽然年龄大多超过60岁,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和刻苦的训练精神却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在课前的互动练习环节,教师一般都准备丰富多彩的课前训练项目,例如闪电看,闪电算,其中闪电看包括看数和看珠码两部分内容。经过系统训练现在学员们看数码的能力达到两秒记住9位数,并反映(拨)到算盘上,对于珠码的记忆相对较难,通过10节课左右的训练,现在2秒可以记忆6-7位,随着训练时间和题量的增加这一速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参加珠心算课程的大部分学员有过学习珠算的经历,有的是小学学习过大算盘,有的是中专学习过,还有个别学员是老会计出身,对算盘非常熟悉,退休后依然对算盘情有独钟,所以看到老年大学招生简章后马上报名参加学习。有的学员自嘲说自己的算术不好,想来学习珠心算,以此提高计算能力,还有部分学员是老年大学的老学员了,老年大学的课程不同程度的都接触过,新的课程对老学员比较有吸引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每一位学员在珠心算的课程中都有非常大的收获,从生疏的看打算珠到盲打,从伸展不开的手指到熟练的手指操,从不知所措的计算到自信满满的心算,这些都是科学训练方法应用的结果,实践证明老年人学习珠心算可以达到手,脑,耳乃至全身运动,高强度的手指算和算盘拨珠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灵活度以及听力训练,有规律的手指算可以达到锻炼手指伸展能力和运算能力的目的,在拨珠练习和手指算都熟练的基础上心算基本形成,通过一个学期系统的训练心算可以达到6-10笔。在每周一个半小时的学习中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大家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学员们纷纷反映来到教室精神就觉得放松,跟老朋友说说话心情就非常舒畅。
二、上海地区老年珠心算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上海的老年珠心算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华径镇最具代表。上海市徐汇区华径镇老年学校自2010年春季起开设珠心算课程,聘请了上海市珠心算协会会员黄源镁担任授课教师。从开班初期的十余名学员到目前学员超过100人,分别学习加减和乘除法。毕业的学员在老年学校的指导下成立了老年健脑珠心算沙龙,为热爱珠算的老人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技艺、一起推广珠算文化的学习交流平台。黄源镁老师是上海市珠心算协会的会员,曾获得上海市优秀珠心算教师称号,也是华径镇老年健脑珠心算沙龙的发起人和团队领袖。我于2014年6月专程到华径镇老年大学观摩学习,与黄老师有深入的交流,黄源镁老师退休前是一名幼儿教师,退休后满腔热忱投入到老年珠心算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多年来的幼教经历让她深知珠算对于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在华径镇老年学校开设了珠心算课程。对于老年人学习珠算和珠心算的可行性黄老师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方法,使用老年朋友熟悉和喜爱的授课方式,自编手指操和算盘舞,还有诗朗诵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老年人的学习热情,为了让老年学员更便利地学习,黄源镁老师与上海市珠心算协会的陆萍老师一起编写了《老年珠算课程》课本和练习册,这套教材编写的非常好,难度适中,教材有练习册紧密结合,方便学员们上课学习使用和课后练习使用。
另外黄源镁老师还创办了华径镇老年大学珠心算沙龙,沙龙定期举办集训、观摩、交流等活动,一方面巩固学员们的珠心算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团队,巩固华径镇的老年珠心算队伍。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更为学习珠心算的老年人搭建了“以珠算会友、以珠算交友”的平台。每年年底,珠心算沙龙会举办迎新年会,总结一年的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交流珠算文化,进行趣味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大家在喜气洋洋而又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中辞旧迎新,别有味道。在上海市珠心算协会的支持下,沙龙成员还相继参观了中国珠算博物馆、上海银行博物馆等,进一步开拓视野。
2014年,华径镇在久康养老院也开设了珠算课程,珠心算沙龙的志愿者集体备课,完成了教学任务。目前珠心算沙龙在华径镇的3个居委以及徐汇区4家养老院都开设了课程。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讲台,一起开展珠心算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推进老年珠算课程的建设和珠算文化的传承。
三、老年珠心算教育事业展望
(一)老龄社会来临,自我保健意识增强
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数据一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 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 3%。据民政部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量己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 9%,因此,中国己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全社会行动起来,为老年朋友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娱乐健身配套设施,珠算与珠心算以其携带便利,算理简单的特点走进老年健身健脑群体的视野,对于珠算与珠心算的健脑功效台湾和大陆很多的学者都有详细的研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省商业会副理事长珠算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卫生署”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委员叶宗义先生,叶先生近年来从不同角度,重新诠释珠心算意义,先后于2008年发表“心静气动—内在科学的‘心脑算法”',2009年“数字符号与心脑算法的诠释”,2010年“左手刷牙的省思—珠心算文化产业的商业、教育、医疗功能”。透过一系列文章,叶先生指出在台湾,现时不只民间单位在推展珠心算,更由于发现其在弱智、失智症儿童的预防保健功能,重新受到政府以及医界的重视。在上海、日本等地,已掀起老年人学习风潮。由此可见,“心里有数”妙用无穷。我们相信,在目前防治失智症的措施中,珠心算也是一种最好的方法。珠心算的训练与发挥,是唤醒老人心智第二春天的最好明灯,是老人的福音,能减缓脑力的退化与老化,越学越聪明。
(二)从银发族开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针对与珠算与珠心算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问题应该从大局出发,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保护和传承,首先是政府层面的保护,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保护珠算文化的立法责任,将保护珠算文化列入政府工作考核之中。进一步细化保护珠算文化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并认真借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另一方而,要将珠算文化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专项保护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珠算文化保护事业,建立多元化的珠算文化保护资金投入机制。
珠算协会是保护珠算文化最重要的组织。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分级设立省、市、县珠算文化保护中心。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机制,协调珠算文化的保护工作,将保护珠算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定期研究珠算文化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珠算文化保护目标管理,并建立各级珠协及相关部门的珠算文化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珠协应主动向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汇报,制定保护珠算工作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明确保护的范围、措施和目标,并认真付诸实施。
人们群众是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创造者和保护者,中国式珠算成功申遗是全体珠算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近五年的宣传和保护中应该积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全民参与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应分层次推进,在儿童中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珠心算文化宣讲等方式方法提高少年儿童对珠算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将珠算珠心算知识拍摄成宣传短片在孩子们中间传阅,达到宣传的目的。对于中坚力量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应该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现如今大中专院校鲜有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了,所以应该在大中专院校通过开始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形式逐渐补上这一重要的课程,另外在师范类院校应该积极开始珠心算相关的师资培训课程,不至于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师资短缺现象。再有在老年大学,敬老院等银发族聚集区域,采用送课程,搞活动等方式方法调动老年朋友的积极性。
注重营造保护珠算文化的社会氛围,从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出发,自下而上的分析社会各界对珠算珠心算文传统化的要求以及期望,将民间的朴素的文化诉求逐渐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让全民充分认识到珠算文化的民族特性和世界通性,调动全民参与珠算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中来,实现珠算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表1 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示意表
层级 |
辐射人群 |
传播方式 |
效果分析 |
备注 |
幼儿 |
4-12岁儿童 |
兴趣班 |
普及 |
比赛 |
青年 |
在校学生 |
财经课程 |
师资培训 |
认证 |
银发族 |
老年人 |
兴趣班 |
推广 |
宣传活动 |
表1列示珠心算教育事业三位一体联动模式,于幼儿中间大力普及珠算和珠心算兴趣班,采用手工、比赛等形式传播、推广;对于中青年的在校生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发,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的学习应该继续响起霹雳啪啦的珠算声;对于银发族的老年大学和敬老院,多注重自我保健意识的灌输,让老年朋友自觉的练习珠心算,三个层次立体发展,全民共同为继承和发扬传统珠算与珠心算文化而努力。
附录:山东老年大学学员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有无珠算学习史 |
备注 |
1 |
张经某 |
女 |
62 |
有 |
|
2 |
张培某 |
女 |
58 |
无 |
|
3 |
孟廉某 |
女 |
61 |
有,会计 |
|
4 |
郭建某 |
女 |
65 |
无 |
|
5 |
张民某 |
男 |
63 |
有,会计 |
|
6 |
姜某 |
女 |
57 |
无 |
|
7 |
李茂某 |
女 |
64 |
无 |
|
8 |
李燕某 |
女 |
68 |
无 |
|
9 |
徐桂某 |
女 |
66 |
无 |
|
10 |
朱凤某 |
女 |
62 |
无 |
|
11 |
王英某 |
女 |
59 |
无 |
|
12 |
洪某 |
女 |
64 |
有,统计 |
|
13 |
朱某 |
女 |
58 |
无 |
|
14 |
张景某 |
女 |
62 |
无 |
|
15 |
褚化某 |
男 |
63 |
无 |
|
16 |
高肖某 |
女 |
60 |
无 |
|
17 |
陈继某 |
女 |
58 |
无 |
|
18 |
孙福某 |
男 |
60 |
有,会计 |
|
19 |
宗桂某 |
女 |
57 |
无 |
|
20 |
颜景某 |
女 |
56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