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珠算文化 建设特色课程
2017/6/28 13:31:57 网站:http://www.shzxs.org 来源: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
弘扬珠算文化 建设特色课程
华泾镇社区学校 郭 玮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珠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珠算文化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两汉以远。进入 21 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日益普及,珠算的实用计算功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日益缩小,从而不少人认为珠算将逐步被淘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海内外不少地方兴起了珠心算热, 2002 年在北京成立了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 2006 年在上海隆重召开了有国内外数学界、数学史界、数学教育界和珠算界专家学者积极广泛参与的“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等等。珠算在20 世纪下半叶进入教育启智领域以后,逐步进入珠心算的时期,珠算工作者在实践、探索中更深入地认识到珠算在具有“符号化、程序化、算法化”特征基础上,还具有“形象化、直观化、一体化”的特征。
实践证明,它不但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功能和作用,也同样适应于各年龄段不同的人群,还具有丰富老年人文化精神生活,延缓脑力衰退的功能作用。这对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如何面对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时,在老年人群中开展珠算珠心算的活动,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一条老年教育的新路。
为此,华泾镇社区学校立足社区,面向老年人,以建设《老年珠算心算》课程为载体和途径,在传承“珠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帮助老年人延缓衰老,丰富晚年生活。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
一、开设课程,编写教材
华泾镇老年珠心算活动缘起于一位热衷于珠算文化推广的志愿者:
二、创新模式,寓教于乐
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珠心算的技能,并帮助老年人强身健体。我们在众多志愿者的帮助下,共同编排了珠算手指操和算盘课间操。手指操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同时发挥健脑的功效。算盘操能活动关节,把学习用具算盘变成健身道具,简单易行,而且算盘清脆的声音效果能够提神醒脑,体验韵律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深受老年人喜爱。
有些老年人在学习了珠算心算后,受益很大,学习结业后,还不想放弃学习。对于这些学员,要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要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我们成立了沙龙,由授课教师担任沙龙负责人,每月集中举办一次沙龙活动,进行集训、观摩、交流等活动。一方面巩固学员们的珠心算基础,同时进一步凝聚团队,巩固华泾镇的老年珠心算队伍。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更为学习珠心算的老年人搭建了“以珠算会友、以珠算交友”的平台。随着沙龙成员的增多,沙龙组织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形成了一个学习团队。目前,在华泾镇已经形成了“居委教学点—社区学校—珠算沙龙”的三级学习网络。
2012年6月,为了让学员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珠算文化,我校与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联合组织学员们参观了江苏南通博物馆,大家为中国珠算这一伟大发明深感自豪,表示要学好珠算,并尽自己微薄之力推广珠算文化。每年年底,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华泾镇老龄办、妇联和社区学校四家单位都会联合举办迎新年会,汇报学员学习成果,交流珠算文化,进行趣味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大家在喜气洋洋而又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中辞旧迎新,别有味道。
三、广泛宣传,扩大受众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珠心算这门课程,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珠心算,并推广中华珠算文化,上海市珠心算协会的陆会长、社区学校的教师以及部分骨干学员在各居委、养老院开展了巡讲活动。巡讲以观看影视短片、课程讲授和现场算盘演练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并让居民现场体验简单的珠心算技能,体会珠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收效甚好。通过巡讲活动,让珠算文化走近居民,让珠算重新焕发魅力,很多居民听完巡讲就现场报名参加学习。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珠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珠心算,社区学校社区学院合作开发了“弘扬珠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专题学习网站。通过网站平台,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了解珠算文化,既可体验珠心算的妙处,还可参与互动答题,赢取学习积分。网站浏览量可观,还吸引了一些外省市的同行和爱好者致电询问。
四、文化同根,两岸交流
2011年11月,在上海市珠心算协会的组织下,我们社区学校的教师和学员共同参与了“弘扬中华珠算文化——海峡两岸珠心算交流” 活动。中国珠心算协会和台湾商业协会的领导和来宾来到华泾社区学校,观摩了教学活动,他们都被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娴熟的算盘使用技巧所折服,赞叹我们的老年人活得精彩,学得快乐。每年的5月间,我们的学员都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比赛,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
五、送教上门,共建共享。
2013年上半年,在徐汇区学习办和老年办的牵头下,我校将这门课程送到枫林养老院,我们送去了师资、算盘和教材,教学管理过程也得到了院方的支持和帮助,老年人的学习人数也不断增加。学期结束后,老年人有了一定的变化,手指更加灵活,头脑反应也有改善,受到了好评。
六、开展教研,培养师资
华泾镇珠算心算教学实践基地挂牌三年来,坚持每个学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说课、展示课、教学研讨、比赛交流等形式探讨老年珠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老年珠算心算”课程日益受欢迎,华泾镇的部分居委以及区内的兄弟单位开设珠算课程,师资培训问题显得迫在眉睫,2013年8月,华泾镇珠心算教研基地举办首届教师培训班,加强珠算教师人才的梯队建设,传承与传播珠算文化。
四年来,华泾镇社区学校在《老年珠算心算》课程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华泾镇社区学校报送的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获得上海市教学资源评比二等奖。2013年该课程先后被评为徐汇区优秀课程一等奖、上海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品评比二等奖。作为上海市珠算心算教研基地,学校今后还将从三个方面努力:其一,寻根问源,让珠算传统文化进一步积淀;其二,思行合一,促老年珠算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其三,开展科研,使老年珠算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