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 拓展珠算服务社会的功能
2018/2/26 10:03:02 网站:http://www.shzxs.org 来源: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
弘扬非遗文化 拓展珠算服务社会的功能
——在老人和成年智障人士中推广珠算心算教学的实践
上海珠算心算协会 陆萍
上海市珠算协会成立于1980年,于2003年更名为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协会协同珠算界、数学史、数学教育界等各方人士,依托基地学校,以抢救、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为宗旨,深入挖掘珠算文化的内涵,构建珠算心算终身教育体系,服务于现代社会。
2013年“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珠算在中国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在传统珠算计算功能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启智、健脑、教育等功能,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2015年上海市珠协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珠算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遗项目,而以益智健脑为目的的“老年珠算心算课程”,和以智障补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阳光之家生活珠心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拓展珠算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
一、老年珠算心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近年来,上海市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阶段。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比例以及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老年教育的资源供给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如何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如何引入并用好社会资源,如何将老年教育与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携手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学校,建设老年珠算健脑课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
(一)课程目标
1、传承非遗文化,拓展珠算服务社会的功能,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2、建设老年珠算心算健脑课程,开发一系列教学和学习资源,使之成为老年朋友喜欢的特色课程;
3、通过多种途径,把课程推广的社区、居委会、养老院,能惠及更多的人群,在参与此项课程活动中获得快乐,收获健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培养师资力量,建立志愿者教师队伍,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实践过程:
1、形成活动机制
面向社会,建设老年珠算健脑课程,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这是多方进行合作共赢的一次尝试。协会从弘扬珠算文化,发挥珠算心算健脑功能的角度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搭建平台;华泾镇政府从适应本镇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要,关注高龄人群的精神生活和心智健康的角度出发,提供了政策和人力的支持;华泾镇社区学校从推动终身学习理念出发,建设社区特色课程,形成示范基地;老年学员以珠算心算为载体,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快乐学习,达到了愉悦身心,健身健脑的目的。
此项活动起步于2010年,在社区学校和永康养老院同步开班授课,满足老年学校和养老院两个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开展一些沙龙互动活动,以及教学展示和年会活动。多年来从初期的2个教学班不到20人,发展到2016年珠算巡讲走进17个居民社区,受众人数800人;珠算课程已推广到6家居委教学点,4家养老院,在华泾镇已形成了“社区学校——居委、养老院教学点——珠算沙龙”的三级学习网络。从而形成了协会提供专业平台,以社区学校为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得到华泾镇领导及镇老年协会、妇联和下属居委会、养老院等多方面协作扶持的活动机制。
2、培育特色课程
传播文化,编写老年珠算教材。算盘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计算工具经世代传承,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算盘在实际应用中还在人们的生活世界形成了与珠算有关的文化价值观,形成我华人的独有文明,珠算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与情感认同。传统文化进社区,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参与珠算心算活动呈现出珠算大众化趋势的一种折射,是珠算文化服务现在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体现。2012年,协会和社区学校联合开发的《老年珠算心算健脑活动教材》,将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与老年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文化传承有载体、有渠道。至今已编写完成2本教材,2本练习册,1本教案集,并录制了10节微课,出版了《珠心算与老年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1月)
关注过程,强调多感官参与。算盘具有直观可操作的特点,可以通过双手双指拨珠来发挥活化神经的功效,双手的协调运动也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算盘五升十进的特点使得一档上的算珠只有五颗,这样就可以内化为心理算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珠映像”;算盘上珠“5”的巨大优越性,还可以对应到我们的双手表示到99,利用珠算的运算法则可以进行手指算。珠算心算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耳听、眼看、手动、口说、脑想,这种多感官的参与活动可以起到活化神经、健身健脑的作用。在参与珠算心算的活动中老年朋友还形成了主动的、积极的、不断探索的精神状态,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珠码手指操、手穴保健操、算盘课间操、说唱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手指操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配合的协调性,同时发挥健脑的功效。算盘操能活动关节,把学习用具变成健身道具,简单易学,而且摇动算盘时发出的清脆声音能够提神健脑,让人体验韵律之美。学员还编排了沙龙之歌《我们是快乐的老年人》、《算盘文化》说唱等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因其独特性、原创性,再加上自编自演,颇受老年人的欢迎,他们登上各类舞台,展示了老年人快乐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宣传了祖国的优秀文化。
加强融合,渗透益智游戏。除了传统的打算盘、心算、手指算以外,活动中还引入了数独、魔方、七巧板等益智游戏,做数独运思缜密,打算盘手巧心灵,玩魔方心手合一,拼七巧板迅速灵动。通过这些手脑并用的锻炼,让左右脑平衡作用,增强记忆力,保持思维敏捷,延缓记忆衰竭、提升生活质量。
3、搭建交流平台
协会联合社区学校精心搭建了宣讲、授课、沙龙、俱乐部、会员驿站、展示表演、年会、研讨会等各种平台,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使老年朋友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充实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就像他们所说的“珠算心算让我们返老还童,健康快乐,与珠心算结缘是我人生的幸事”,“我们的身材不那么苗条,歌喉不那么动听,舞姿也不那么优美,但是我们执着、认真、开心,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乐,我们是一群快乐的老年人!”
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珠算心算通讯赛暨老年珠算心算展示活动”、每年举办的年会(2015年的主题“快乐学珠算 幸福迎新年”2016年“传承非遗文化 提升生活品质”),都已成为固定的品牌项目。2014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弘扬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周年庆”的大会上,健脑班的学员进行了现场表演,作为大会的分会场还在社区学校召开了“老年珠心算课程建设研讨会”。2015年5月8日,举办了“老年珠算心算课程国际交流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西班牙以及我国台湾省的珠算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观摩和课程研讨活动。2016年6月8日,举行了“迎端午 百人百子”珠算心算展示活动,场面声势浩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4、加强团队建设。
用深厚的文化感染人,用优质的课程吸引人,用优秀的团队凝聚人,在推进老年珠算心算课程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支有爱心、有能力、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团队。他们依靠传承和发展珠算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荣誉感走遍了华泾镇所有的居民社区,进行珠算文化和健脑课程的宣讲活动。以观看影视短片、课程讲授和现场展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他们以满腔热忱、乐于奉献的精神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进4家养老院,以六、七十岁的老人给八、九十岁的老人带去欢声笑语。养老院的老人们深情地说:“我们企盼着你们每一次的到来,谢谢老师们给我们带来知识和欢乐”。他们以开朗、自信的态度走上的珠算的讲台。在街道举办的暑托班中,他们给孩子上起了珠心算课。面对大的十一二岁,小的才三岁的孩子,他们用兴趣开启孩子的心智。通过多媒体将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运用到课堂上,加上做游戏、练手指操、唱儿歌等方法,引导他们在玩中学知识,在学中长智慧。老少同乐,其乐融融。该团队被评为上海市老年人优秀学习团队,他们在传承和发扬珠算文化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活动成效
1、课程的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从初期的不到20人辐射到千人,从徐汇区辐射到杨浦区(2015年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开展了此项活动),走进了山东省(山东老年大学引进了此项课程),此外接待北京市珠协、云南省珠协、上海昂立教育集团珠心算全国校长交流团,都准备积极引进此项课程。另外与台湾省商业会长青珠算教学也经常进行互动与交流。
2、课程活动受到了老年朋友的欢迎,促进了身心健康。
2016年底我们对养老院的6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57分问卷(最大年龄97岁,最小71岁,平均年龄85岁)。其中喜欢和比较喜欢珠心算课程的有55人,占调查人数的96%;53人认为可以适应双手拨珠;55人认为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大家认为通过珠心算活动手指灵活了,能帮助减缓记忆力衰退,自信心增强,思维较以前灵活,学习兴趣高。 得到家人支持的有54人,其中2人为独居老人,1人未填。在反馈意见中大家写道:学习了珠心算,双手手指灵活多了,记忆有很大恢复提高,对学习更有兴趣,感到生活不再枯燥,而且充满信心,很喜欢这项课程。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养老院的满意程度为100%。4家养老院的负责人在反馈中写道;项目的实施为养老院提供了相应的教育服务,让老人们走出房间,增进了相互交流,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养老院品质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促进了老人间的关系融洽,养老院、老人和家属间的沟通也顺畅了。
3、形成了课程可持续推进的师资队伍梯队。
一是由专家和课程开发者、组织者组成的核心队伍,主要负责课程设计与研究、实施教学策略、组织师资培训;二是教学骨干组成的具有珠算上岗证的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实施教学、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层面的展示活动;三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配合社区宣讲以及组织居委会、养老院、阳光之家等活动。
4、《老年珠算心算健脑活动教材》被列入徐汇区区本教材;东方卫视“大爱东方”栏目组录制了《老算盘的新故事》进行了播放;微视频《小算盘 大智慧——传统文化进社区》获首届“传统文化进社区”微视频大赛三等奖;2016年由社区学校上报的实验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推广珠心算课程的实践》被评为市级示范项目。
二、阳光之家生活珠心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阳光之家生活珠心算”项目在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携手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发挥学校作为弘扬珠算文化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自2014年在徐汇区2个阳光之家的20到40岁成年智障人士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推广到全市8个区55个街道的阳光之家,学员总人数达到1048人。活动的成效促使各方达成了共识:开发以残障补缺,提高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生活珠心算课程建设是珠算心算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拓展珠算服务社会生活向各界宣传的一个窗口;更是关注弱势群体、倡导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一)加强课程建设, 致力推广普及
阳光之家学员大多数已经为成年人,珠心算的学习不仅要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在选编教材时,专门设计了生活百事通栏目,将日常生活中最经常出现数字和数学问题的场景一一纳入我们的教材,如乘坐交通工具、地铁线路、公交车号、人民币的认识、超市购物、付账单等等,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珠心算以及数学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我们还关注每个智障学员学习珠算的康复作用。在数的认识中,我们将全盘拨珠、四档拨珠、隔裆拨珠、双手拨珠、一个一个拨都编写在教材中,在拨珠过程中,即帮助学员认识珠码,又提高学员的手指协调性。手指算盘,用双手来充当算盘的十位和个位两档,从而使学生能随时运用手指算盘来进行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极大地拓展了珠心算的使用情境。手指算盘操的反复操练,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起到健脑益智的多重功效。我们完成了《生活珠心算》(2册)的教材编写,为面上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地推广普及,帮助阳光之家的教师了解《生活珠心算》一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协会编写配合教材使用得《生活珠心算——阳光之家教师教学指导用书》(2册)。与此相配套的《生活珠心算》教学课件也一同制作完成,为珠心算教师提供了便利,也为进一步推广生活珠心算课程创造了条件。
(二)重视师资培养, 构建教研网络
课程的可持续推进需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因此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设三个层面的队伍,构建市、区、点三级教研网络。一是由专家和课程开发者、组织者组成的核心队伍,主要负责课程设计与研究、实施教学策略、组织师资培训并组织市级层面的教研活动;二是区级示范点的教学骨干组成教师队伍,主要发挥示范和推广的作用,开展区级层面的教研活动;三是基层的教员队伍,都能按照教材、教案完成教学任务。
1、新教师培训。通过专家讲座让学员了解珠算文化、认识珠心算教学对开发智障人士的积极有效作用;通过课程培训让学员掌握珠心算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示范课的教学让学员掌握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流程;邀请了先期已开展教学的实验点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让学员树立信心;最后通过考核获得教学资质。协会先后为阳光之家培训了120名珠心算教师。
2、继续教育培训。为了提高执教老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观摩+培训+研讨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教材教法和教学方法,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和难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使用好指导用书和多媒体课件。
3、分层教研。以市级教研活动为指导;以区级教研活动为推广;以示范点教研活动为带教;层层细化,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各级教研活动,不仅使的老师教学能力得以提高,更是增强了他们教学的信心,且通过教学观摩学到他人的长处。
4、跟踪随访送教上门。通过集体备课+实践观摩+课后反思的方法,扶持新教师规范教学,帮助老教师推广运用教案教具及课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搭建交流平台,展示学习成果
自2014年“阳光之家珠心算教育”项目实施以来,阳光之家的学员对珠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结合实践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2016年我们举办了以“爱珠算、乐生活”为主题的上海市“阳光之家”珠心算嘉年华活动,来自全市阳光之家的150名智障学员代表,以及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各区残联、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等300余名有关人士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嘉年华活动为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活动,智障学员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发挥了学习潜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嘉年华活动气氛活跃,阳光之家的学员们来到活动场所后领取了《游艺护照》,活动开始后,由徐汇区华泾镇的老年珠心算志愿者和学员一起表演了“算盘操”,长宁区仙霞街道阳光之家的学员表演了小品《珠算小能手》,随之的珠算大奖赛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5个区各推选2位选手参加珠算题抢答。台上学员踊跃参与,观众则充满欢声笑语。比赛结束,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市珠算心算协会的领导为比赛优胜者颁奖。分布在12个教室的游艺活动更体现了嘉年华的欢乐,这里有抢答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我来报、疯狂验证码、看谁拨得快、那里有美丽图案拨拨拨、双手连环拨、购物小达人、购物清单算算、开心数红包、手指珠算秀、珠算大明星、数珠连连看,精采纷呈的游艺活动,让学员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四)项目效果
1、融入社会。珠心算教育走入全市8个区55个阳光之家,1000余名学员参与了此项课程的学习,受到学员的欢迎。这也是阳光之家引入这个课程的初衷,从关心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组织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复、简单劳动,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快乐学习。珠心算课程是学员喜欢的课程,算盘看得见、摸得着,珠动数出,形象直观,而且结合手指的动作,数字、珠码的记忆,更增添了趣味性。愉悦的学习,加之不断地手脑之间的协调、眼耳并用的刺激锻炼,能提高智障学员的自信心。尤其当学员做得正确时老师的表扬、伙伴们的鼓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使人快乐,更是对学员人格的尊重。就像陈老师在教学心得中写道:“学员们的进步很快,也学得很快乐,以前课堂上很少和我呼应,学习了珠心算,他们都很积极的发言。而且他们的进步不仅仅是珠心算,更是他们学习态度的改变,他们感兴趣,想学,要学,也促使我耐心细致的教下去”。
3、康复入手。现代脑科学的实验观测到“珠算心算加工采用视觉空间表征,而普通心算则更多采用语言区域”。这为语言区受损而无法形成数概念和掌握简单的计算的智障儿童开辟了一个通道。学员们利用算珠表象,采用视觉空间表征,借助算盘将其思维过程形象化,在补偿缺陷的同时促进了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促进了计算能力的提高。珠心算的学习过程通过算盘的操作、手指的锻炼起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学员们能用手势表示出珠码1-9,并用手指进行示数和计算,促进了精细动作能力发展。
4、生活应用。在珠心算的课堂上,生活百事通的号码,学员们说的头头是道,连我们听课的老师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说出是什么号码了。数字、珠码的记忆从4位一直到8位,这样的反复训练,使学员们记起电话号码来游刃有余。在袁老师执教的20以内数的认识的课堂上,根据小棒、珠码和人民币的对应,学员们不仅知道18元可以用一张10元和8张1张表示,还会说出更简便的方法,那就是一张10元,1张5元和3张1元,还有的学员有变通的方法,可以3张5元3张1元,2张5元8张1元……真让我们惊叹不已!
5、教师队伍的成长
阳光之家的教员因为很多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当知道要自己执教时,各位老师都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教不好,学员学不会,但最终在协会精心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中,在董李凤美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勇敢地走上了讲台。通过教学实践提升珠心算教学能力,而且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根据各自学员的特点开发了相应的手指练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为大家搭设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老师们乐于学习,大家在教研中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同时也了解了每个阳光之家的发展特色,对整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珠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流传海外, 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由民族走向世界,显示了其恒久的生命力,它鼓舞着我们在弘扬珠算文化中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珠算文化源远流长,拓展珠算的社会文化功能意义深远,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始终在路上!